作为公关人士,我帮客户处理过非常多的危机,在这些事件中,我会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如果涉及的受害人是自己、家人、朋友,我问心无愧;第二,写给企业的这份方案,如果被人放在网上,我不会被抓起来。
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就能以好的姿态专业地处理危机。
这次的事情为什么闹得沸沸扬扬?农夫山泉在瓶子上标注的是GB33383,也就是浙江省标准。根据我们国家的强制性规范,所有水至少必须吻合“生活饮用水标准”。也就是无论瓶装水、桶装水、矿泉水、山泉水或者火山水等,都必须符合这一基本要求,否则就是完全不合格的产品。
农夫山泉的品质至少是合格的,因为如果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最基础标准,任何一个质监局早就让它下课了。对于质疑,其实农夫山泉很容易就能说清楚: 第一,不管我标没标,我必须执行国家标准,如果没有,我没有进入市场的资格;第二,除了国家标准之外,我还有严格的企业内控标准,内控标准比国家标准还要高,我现在公布给你看!这话就结束了嘛!第三,道歉!农夫山泉应该承认,我标的是浙标,而这个标准是低的,是过去的标准。
关于这件事,我认为各方都要挨板子:
第一,《京华时报》如果是以公信力、追求事实真相为标准进行报道,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先拿水样去测一测。这个事情很简单,也仅仅需要5万元费用,对《京华时报》这样一家报纸,算不上什么。当然,《京华时报》农夫山泉事件报道组成员苏宁也说,他们讨论的是标准门不是质量门。可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标准标得不对”而是说“水质不如自来水”?
第二,我查了一下“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饮水专业委员会”这个组织。它主要职责并不是对全国人民的卫生状况或者指标负责,它成立的初衷是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卫生健康习惯作更严格的规范或更好地推动其发展。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全国性的权威性机构。由这个协会进行判断,不够规范。该组织发出的下架通知全称是“建议对农夫山泉桶装水进行下架的通知”,它并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要求,它只是桶装水协会建议下面的这些售卖点不要对农夫山泉的桶装水进行售卖。下架这种通知,一般是由质监局或者工商局通知的,桶装水协会不能要求市面上所有的商家不能卖这个水。
第三,我认为农夫山泉的做法不大气、 不专业,却有些儿江湖气。比如,事件刚发生,居然很快把矛盾指向怡宝。《京华时报》报道称北京市质监部门说农夫山泉在北京生产,必须遵守北京标准或全国标准,不能用浙江省标准。我认为报道还是比较客观。但是农夫山泉说因为“被伤了感情”,不能没有“自尊”得在北京市场上活下去。还有,有人发表了对农夫山泉的质疑后,疑似遭到了来自“水军”的攻击。
此外,从自媒体发布的消息可以了解到,农夫山泉新闻发布会现场很多细节,比如把《京华时报》的人一定要钉死在第一、二排,现场安排人叫他们滚出去啊,我觉得这些很有趣。还有大字报的广告“人在做,天在看”,感觉回到了“文革”。
不得不说,从我们专业角度讲,农夫山泉的公关太不专业。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他们不知道大家都关心什么。实际上,消费者首先关心你的水是否标准,重金属有没有超;其次你有没有关心过消费者有没有喝出问题?这次标示问题风波中,农夫山泉有没有向一直支持自己、一直买产品的人表达过一点点关怀?农夫山泉永远都像一个受委屈的小孩!你们是冤枉的,消费者该怎么办?
做公关是在企业、媒体、公众和自己的良心之间平衡,很难拿捏。我想说的是,媒体有很多客观、公正、平衡的报道,有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逐利的资本进入媒体,肯定会给媒体带来一些变化。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公众的口味也变了,导致很多的报道标题和正文不符,甚至扒开整篇文章也找不到文章的落脚点在哪里。